close
非洲人的鞋子~悲觀與樂觀的一念之間 有兩家製鞋公司,想在非洲開發市場,事先派調查市場的外務員到非洲實際調查當地的情形,以及市場需求。 當然他們兩位所看到的情形是相同的,但是所下的結論卻完全不一樣。其中一位打回電報向公司報告說:﹁毫無希望,這兒的人根本不穿鞋子。﹂可是另一個向公司打回的電報是:﹁大有可為,這兒都沒有鞋子可穿。﹂ 兩位外務員作了不同的結論,到底是那一位對呢;我們再看韓非子說林上篇的一則記載: 魯國有一對夫妻,很擅長編麻鞋和織熟絹,他們打算到越國去謀生。有人對他們說:﹁你們兩人到越國,一定會窮苦無依的。﹂ 這封夫妻感到很奇怪的問:﹁為什麼?﹂對方說:﹁因為麻鞋是穿在腳上的東西,而越國人都是赤足而行,熟絹是做冠的材料,而越國人都是散髮披頭的。你們雖然精於這些技藝,但是到一個不需要的國家,貨物必然滯銷,當然會變得窮困了。﹂ 到底是那一個才對,這是見仁見智的,不過問題的關鍵是決定在﹁不需要﹂或是﹁需要但沒有﹂。那兒的人根本不需要鞋子,你去那邊開發鞋子的市場,當然是沒有希望的;假若是因為沒有鞋子才不穿鞋子,則在那兒開發鞋子的市場,一定大有前途的。 丟到一地方,要做一件事情,或推銷一種東西,當然先要知道那邊的民情風俗、生活習慣,其可用性及適用內涵若不清楚而冒然地去進行,不但達不到成效,甚至還會血本無歸呢? 非洲沒有鞋子,所以非洲人沒有鞋子穿,把鞋子運到那兒介紹給他們,讓他們知道鞋子的好處,則大家一定爭相使用。所以一個沒有鞋子穿的社會,正是製鞋業者的用武之地;那兒不僅有他的利潤,更有他應盡的責任。 越國人是赤足而行、散髮披頭的,鞋子、帽子是對他們沒有用的,因此,一個精於編製鞋帽的人去到那邊就成了英雄無用武之地,沒有發揮其才藝之餘地。.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zd0000708 的頭像
    zd0000708

    網路行銷

    zd00007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